号: 003187288/202406-00073 信息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宿州市教体局
成文日期: 2024-06-28 发布日期: 2024-06-28 14:52
文  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关于宿州市人大六届三次会议第090号建议的答复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关于宿州市人大六届三次会议第090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宿州市教体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4-06-28 14:52 编辑:宿州信息公开008

刘成库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引导和规制学生上网行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未成年人触网的年龄越来越小,受到互联网信息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与此同时,网络违法犯罪呈现高发且低龄化的特点,因此,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教育和网络保护亟须加强。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力度,尤其在维护未成年人网络权益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从政策规制的层面为未成年人保驾护航。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新增“网络保护”章,完善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让孩子们规范自己的网上行为,避免陷入网络沉迷。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国新出发〔2021〕14号),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2021年11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办市场发〔2021〕211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这部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条例》进一步明确教育部门和学校、教师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中的职责。

市教体局依据教育部门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来抓,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教育教学活动重要内容,加强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宣传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认真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一是深入实施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劳动促进五大行动,我市成功创建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省级实验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大对青少年体育、美育、劳育、科学教育等资源的投入和开放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学校配备运动场所的力度,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切实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政策落实到位。

二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市各学校按规定要求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室)。各学校成立校长任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建立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依托校园心理数智化治理云平台完成一年两次中小学生(四年级及以上)、家长、教师心理测评,并全部落实“一生一档”“一生一策”。测评后每月进行“动态排查”和“专人包保”。

三是严格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要求,有效减轻学生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挖掘自身潜能和兴趣爱好。加强手机管理。市教体局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工作的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全市手机管理实现1234所中小学校(含小学教学点)全覆盖。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指导各地各校制定手机管理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二、强化宣传教育,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一是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各学校利用安全教育课、主题班会、印发安全宣传材料、线上提醒等方式,着重对学生进行防电信诈骗、防网络沉迷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上网习惯,培养学生网络安全和网络法治意识,增强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判断能力。各学校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和《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在三至八年级独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不随意增减、占用课时,完善相关课程设计,帮助学生提高正确、合理运用网络的能力。

二是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培训活动,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安全防护技能。市教体局先后印发《宿州市教育体育局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保障管理办法(试行)》《宿州市教体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办法(暂行)》等文件,完善网络安全相关工作制度,筑牢网络安全防线。组织全市各级中小学校开展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23年网络安全宣传周、宣传日活动。深入宣传贯彻《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以及新技术新应用安全等的宣传普及,进一步优化网络环境,切实提高全市教体系统广大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防护技能和网络素养。在活动周期间,各学校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在我身边”主题教育活动、“网络安全知识进课堂”活动,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观看网络安全宣传片、在校园悬挂网络安全宣传标语、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全面宣传,并利用学校网站和微博、微信等各类新媒体平台,创新宣传手段,大力开展专题宣传、体验式宣传和互动式宣传,让网络安全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增加广大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树立网络安全观,提高应对网络风险的能力。

三是建立校家协同育人机制。父母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第一人。加强家校协作,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引导家长配合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锻炼、近视防控等,保障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和养成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依托宿州市家校共育云平台,每年开展20多场云都课堂直播讲座,为家长提供高质量家庭教育知识,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知识。各学校通过发布假期学生安全致家长一封信、家长微信群提醒、召开家长会、教师家访等方式,指导并督促家长切实履行法定监护职责,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注重提高自身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教育、示范、引导和监督。今年6月份,市教体局印发的《关于全市2024年中小学、幼儿园暑假安排的通知》,要求各县区、各学校做好学生假期生活指导,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文明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防止网络沉迷;积极组织开展“假期读好书”活动,鼓励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丰富假期精神生活。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多方协作,共同培育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下一步,市教体局将注重疏堵结合,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把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并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建立健全学生在校期间上网的管理制度,依法规范管理未成年学生带入学校的智能终端产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上网习惯。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培训,提高教师对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力。在注重提高基础信息技术与软件使用的基础认知的同时,加强学生对信息筛查能力、批判能力、思辨能力的培育,构建起全面多元的网络素养教育体系。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宿州市教育体育局

联系电话:3929829

 

 

202462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