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感悟六尺巷里“廉”之道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一首脍炙人口的让墙诗,一段和谐礼让的邻里往事,张吴礼让中蕴含着丰富的处世哲学和廉洁智慧。
官居礼部尚书的张英以公正礼让的态度处理家族与邻里的土地纠纷,展现的是秉公用权、廉洁用权的权力观,彰显的是“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的为官追求。
权力是一杆秤,称得出责任和担当;权力是一面镜,照得出品性与立场。不因事小而逾矩,不以恶小而为之,六尺巷的故事流传百年,如今已然展现出新的时代意蕴,启示党员干部到底该“争”什么、“让”什么。党员干部必须明确,人民是权力的主人,权力拥有者只是人民的公仆,只有在为民化难中争先恐后、在功名利禄上主动谦让,做到既廉洁自律又真心为民,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点赞、衷心肯定。要持身以正、秉心以公,守好小事小节这一廉洁的第一道防线,始终做到慎初慎微慎独,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切实把权力用到为民谋利、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上。
张英尚俭,其子张廷玉崇廉,一部《聪训斋语》、一部《澄怀园语》,说尽张家世代遵守的“居官清廉乃分内事”,优良家风绵泽后世。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情况作出规定,对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领头雁”,也是家风建设的“带头人”,要以廉洁齐家,以正身率下,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要求,在家庭中深植清白种子,通过家风家规家训等立规立戒、立德树人;要从严治家,加强家庭政治思想与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对配偶、子女等家庭成员的监督和教育,坚决防止歪风邪气破门而入,坚决以优良家风促政风党风。
回望历史、叩问传统,六尺窄巷天地宽。以廉为绢、以和为墨、以行为笔,绘出新时代廉洁新画卷。党员干部应学习传承践行六尺巷精神,时刻牢记“有所畏”,把遵规守纪作为干事创业的“护身符”;更要时刻想着“有所为”,把“造福一方”当作奋斗终身的“座右铭”,撸起袖子加油干,在润物无声中培育文明新风、在纠风治腐中涤荡污泥浊水、在纲举目张中守护万家灯火!(池州市青阳县建投集团 齐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