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宿州市高中数学新课程优秀课评比在宿城一中举行

发布日期:2015-10-30 20:08 编辑:刘志民 来源:宿城一中 字号: 阅读:

    近日,由宿州市教体局组织开展的2015年全市高中数学青年教师新课程优秀课评比活动在宿城一中举行,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市教体局教研员、各县区教研员及参赛教师,宿城一中部分数学教师参与了听课。

    宿城一中校长、党委书记张涛亲临评课现场,对此次活动的开展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对参赛的老师给予了积极的鼓励,并预祝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在此次活动中,宿城一中参赛的是贺万一、马玲两位老师。首先登场的是贺万一老师,贺老师的讲课特色鲜明,一开始,学生就被吸引住了。贺老师引用大量的生活实例,如“快餐店的点餐器”、“手机流量的计算”、近期热炒的“青岛大虾”、“景区门票的定价规则”等,通过随处可见的数学现象,引导同学们总结出:生活本来就存在的两个集合通过一种合理的联系进而使得“混乱变得有序,复杂变得简单”的共同点,课题自然引出。随后贺老师引导同学们对函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积极举手发言,踊跃展示各自小组的讨论成果。对于概念中的较难理解的部分,更是形成了“课堂对决”。看着自己抽象总结出来的结论一个一个的呈现在黑板上,学生抑制不住的兴奋。在“巩固练习”阶段,同学们更是反应迅速,处理得当。整堂课在贺老师的组织下紧凑而充实,学生积极主动,课堂环节完整高效。

    马玲老师的课也别具一格。.马老师由学生在去学校的路上发现忘记带作业本这一常见场景出发,通过时间与路程这两个物理学中的变量关系引入课题。学生既心领神会又紧张兴奋。随后马老师娓娓道来,用一个又一个的具体实例将课堂逐渐推向深入,同学们不知不觉开始投入到紧张而缜密的思考当中。随着一个又一个结论的得出,课堂也接近了尾声。在同学们自己总结下,一节课的收获变成了“精确而简练”的两行定义。从学生的表情中能读出他们的满足感。

    另外,来自宿州二中的武维老师和宿州学院附属实验中学的陈阿芳老师的授课也很有特色。还有两位老师进行了“无生上课”,虽然没有学生,但是每位老师都很认真,把所有环节都进行的非常流畅,体现了很好的教学素养。

     紧张的活动从上午8点钟开始,到12点才结束,所有的上课老师都展示了自己的最好水平,此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刘志民  特约通讯员  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