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筑基 科研领航——宿州市2025年中小学课程建设及课题研究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5-04-11 16:51 编辑:审核发布 来源:宿州市教体局 字号: 阅读:

4月10日,由宿州市教育体育局主办、宿州第二中学承办的宿州市中小学课程建设及课题研究研讨会在宿州二中报告厅圆满落幕。研讨会以“增强课程意识、赋能科研创新”为宗旨,吸引了全市600余名教育工作者参与。参会人员涵盖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全学段,包括各县区教体(育)局教研室主任、市直学校教科研负责人、课题管理专员、专职教研员,以及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建设分管副校长、省市级在研课题主持人和2025年课题申报教师代表。与会者共探课程改革与课题研究新方向,为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高位引领:专家赋能课程科研深度融合

开幕式由宿州市教科所副所长胡长庚主持,宿州二中副校长程波、市教科所副所长侯姝琛分别致辞,强调课程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抓手,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人民教育出版社研究院主任牛瑞雪在《核心素养引领的课程建设和课题研究》报告中,从国际与本土双重视角深入探讨核心素养内涵,提出构建核心素养导向课程体系需强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并针对校本课程实践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在课题研究部分,她结合课题报告撰写要点,强调研究应聚焦实际问题,注重实证数据积累与分析,通过“项目化学习”“跨学科融合”等路径实现成果转化,倡导科学方法支撑课题成果服务教学实践,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的行动指南。

精准施策:课题研究引领教师破题攻坚

下午的议程聚焦于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与实践经验分享。市教科所副所长侯姝琛以《研究促发展——走进课题申报与课题研究》为题,结合典型案例,系统拆解了课题申报流程与研究方法,为教师提供了“从立项到结题”的全链条指导。她深入阐述了课题名称的结构、立项申请书的撰写要点以及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助力教师掌握课题研究的全过程管理要点,提升科研能力。侯姝琛的报告不仅涵盖了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还提供了实用的研究工具和方法,为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实现创新和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持。


灵璧县教研室主任方少杰在《求上·求实·求真——例谈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报告中,结合省级课题研究经验,阐释了“研究内容求上锚方向、研究过程求实夯根基、研究成果求真显价值”的三维路径,帮助教师规避研究误区,提升科研效能。


宿州二中副校长程波立足一线教学视角,在《中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的点滴思考》的分享中,结合自身课题研究和成果申报经验,系统提出了“教学所需、能力所及、条件所能”的选题原则,倡导构建“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教研论文与课题研究深度融合”的教师成长模型。


宿州市教体局二级调研员佟涛全程参加活动并作总结讲话。他指出本次研讨会“内容实、指导强、效果好”,并提出三点期望:以核心素养为纲,推动课程建设与学科育人同频共振;以课题研究为擎,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以成果转化为要,构建“教研—教学—评价”一体化发展生态。佟涛指出,市教体局将强化政策支持,搭建跨区域教研平台,完善课题群建设机制,推动科研成果切实服务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本次研讨会既是专题研讨,更是行动号角。宿州市教科所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市—县—校”三级联动,聚焦课程改革、教师发展、教育评价等关键领域,推动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为建设皖北教育高地提供教研支撑。(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