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宿州市小学数学一年级新教材培训暨“我与新课程新教材共成长”主题研讨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5-10-10 09:06 编辑:审核发布 来源:宿州市教体局 字号: 阅读:

聚焦教材:衔接幼小,构建课堂新样态

9月23日至29日,由宿州市教育体育局主办,各县区教体(育)局承办,县区学校协办的2025年宿州市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学科一年级新教材培训暨“我与新课程新教材共成长”主题研讨活动在各县区积极配合下圆满结束。来自全市四县一区的一年级全体数学老师、二三年级教研组长和幼儿园部分骨干教师约25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以“聚焦新教材,构建新课堂”为主题,通过课堂展示、案例分享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助力教师全面理解和深入体会新教材的编写思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课堂展示:童趣教学,点亮数学思维

活动的核心环节是一年级新教材的课堂展示与研讨。课堂展示的教师中既有经验丰富的教坛新星和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奖者,也有年轻新秀,累计现场课展示11节。执教教师都能针对幼小衔接阶段学生认知特点与学习需求,以新教材为核心,打破传统教学壁垒,构建“教材研读+课堂实践”的全新样态,用充满童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数学、理解数学,让老师们直观感受到不同教师教学风格与策略对新教材的多元解读,有效地提升了对新教材的理解与实施能力。



案例分享:多维研讨,共探素养路径

为推动新教材教学经验的交流与迁移,破解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抽象知识难落地”“课堂教学难组织”等问题,15位老师从不同维度呈现新教材教学创新实践,以“实践+理论”双轨模式,共同探索数学思维自主建构的素养培育路径。

每位教师的分享均能遵循“教学实践展示+理论支撑解读”的结构。实践层面,详细拆解课堂实施步骤,包括“如何结合教材设计探究任务”“如何引导学生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如何记录学生的思维过程”等;理论层面,结合新教材中的“模型意识”“空间观念”等核心素养要求,分析案例与教学目标的衔接点,诠释实践探究如何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的数学思维。如在分享《怎样搭的高》一课时,呈现“分层搭建+记录发现”,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发现图形的特征,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积木搭的高”解释图形的面与稳定性。



专题讲座:理论赋能,指引教学实践

高质量的教研离不开专家的高位引领。此次活动汇聚了全市各县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和一线名师,围绕幼小衔接与核心素养落地开展的16场专题讲座。例如,灵璧县王士永老师的《当“三会”对接6岁童心—幼小衔接期数学核心素养的萌发与引导》和砀山实验小学的翟慧娟老师《用好新教材解密低龄数学启蒙路径》对如何科学做好幼小衔接教学指明方向;多位教师还就教-学-评一致性、低段学生数感培养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分享了自己的实践智慧,为与会老师的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总结展望:回顾历程,寄望未来

本次主题活动通过“研教材、展课堂、享案例、学理论”四大环节,有效推动了新课程新教材在教学中的落地,实现了教学理念的更新与专业能力的进阶,提升了教师的教材解读能力与教学创新能力。未来,宿州市小学数学教育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以“问题为导向、实践为核心”,持续开展新教材教学研究,真正实现“教师与教材共成长,教学与素养同提升”的目标。(市教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