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全市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发布日期:2025-06-25 17:02 编辑:审核发布 来源:宿州市教体局 字号: 阅读: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暑假即将来临,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切实减轻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让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充实、有意义的假期,现向您温馨提示如下:

一、树立科学理念,规划成长方向

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过程。建议您尊重教育规律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树立科学教育观与成才观。理性看待校外培训,避免盲目跟风报班。假期里,多与孩子沟通,以兴趣为导向规划生活,鼓励孩子阅读经典、参与运动、投身实践、承担家务,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严守政策要求,远离违规培训

依据“双减”政策,校外培训机构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严禁开展学科类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也不得进行有偿补课。

部分机构或个人可能借“教育咨询”“众筹私教”“家庭教师”“AI自习室”“托管机构”等名义,或通过游学、研学等形式变相开展学科类培训。此类违规行为缺乏教学保障,且存在安全与资金风险。请您保持警惕,不参与、不相信违规培训宣传,避免财产损失与权益侵害。

三、规范选择非学科类机构,保障培训安全

(一)善用监管平台

请下载安装教育部开发的“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通过该平台查询正规非学科类机构,完成选课、缴费、退费等操作。务必通过APP将费用缴至预收费监管专用账户,并签订示范合同,规避消费风险。

(二)把好机构选择关

1.查资质。家长要注意查看机构是否持有科技、文化旅游或体育等部门颁发的《办学核准书》,是否同时持有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或民政部门颁发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从事校外培训的教师是否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或相关资质能力证明。

2.核收费。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单笔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请家长不要被“年卡优惠”“充值赠送”等促销方式诱导,切勿将培训费用直接转至机构监管账户以外的其他账户,或个人微信、支付宝等账户。

3.看场所。家长在为孩子报培训班之前,要实地查看培训机构的办学场所,选择房屋安全、场地宽敞、设施齐全、消防通道畅通等有安全保障的培训机构。

我们诚邀您一同参与社会监督,如发现有违反国家政策规定的培训,尤其是在暑假期间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在职教师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任教、有偿家教等,请予举报。

祝全市学生假期快乐、健康成长,祝家长朋友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宿州市“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办公室

2025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