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2024年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在宿城第一初级中学浍水路校区举办
当今社会对基础教育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教育科研成为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课题研究源于教学实践,是指导教学规划,促进教学创新,帮助教师专业化提升的重要途径。1月23日,宿州市2024年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会在宿城第一初级中学浍水路校区拉开了帷幕,共同见证开启科研探索的新篇章,副校长陈思参加开题报告会。
开题报告会议上,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会议伊始,市教科所数学教研员王锋宣读开课课题,并提出开题报告的基本要求:课题立意要高远,研究成果需“可期”“可见”。
随后,四位课题负责人依次上台,阐述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及预期成果等内容,他们的发言赢得了全场热烈掌声,也让课题组成员对课题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在专家点评环节,宿州九中历史老师张俊提出,研究成果要有佐证材料,可利用宿州特有的实践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每个阶段都要进行总结,形成跨学科教学案例。宿州二中数学老师马杰指出,评价方法应多元化,评价要落实到教学活动中,以任务为教学落脚点,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同时他建议“做数学”背景要深入研究,明确核心概念定义,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真实情境问题。王锋着重阐述了课题目的、意义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强调内容与目标不能混淆。专家们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课题组成员指明了方向。
最后,市教科所副所长侯姝琛作了重要点评和总结性发言,她指出了课题要真正解决问题,做到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明确课题要为教育教学、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教育决策服务。她勉励一线教师观念要“改”,与时俱进,结合本职工作寻找志同道合者,组建参与式共同体,发挥团队协作能力。
此次开题报告会上开启的课题,承载着教育工作者对未知的探索渴望和对创新突破的追求。尽管前方可能困难重重,但只要保持热情与执着,必定能收获丰硕的研究成果。(马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