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忆峥嵘 吾辈爱国行

———宿州二中高二年级研学旅行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5-04-01 09:07 编辑:宿州二中 来源:宿州二中 字号: 阅读: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季节,宿州二中校本部高二年级1300多名学子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南京研学之旅。探寻红色印记,厚植爱国情怀。这不仅是一次走出校园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与知识的深度碰撞。

为确保本次研学活动顺利安全开展,学校认真统筹安排,详细制定研学课程活动方案与安全预案,召开两次筹备会。研学前学校召开研学专题会议,围绕研学旅行相关的乘车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餐饮安全、住宿安全等方面进行详细研判,做出妥善安排。

古韵今风:开启文化探寻之旅

3月28日清晨6点20,同学们怀揣着期待,从宿州准时出发。一路欢声笑语,经过4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抵达了充满历史韵味的南京。

稍作休整,首站便是南京博物院。踏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各类文物静静诉说着历史的故事。同学们在一件件珍宝前驻足,感受着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为了让学生们在趣味探索中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学校组织学生于南京博物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寻宝活动。同学们热情高涨,以小组为单位积极投身于三个寻宝任务中。

任务一:寻找“民国馆”,并在老南京的邮局或火车站处合影。民国馆内,复古的建筑与场景布置,让同学们仿佛穿越回民国时代。

任务二:寻找螺旋式 DNA 造型并合影。数字馆将现代科技与历史文化巧妙融合,独特的螺旋式 DNA 造型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大家在此拍照留念,感受历史文化在现代科技下的全新呈现。

任务三:寻找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明代“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同学们经过仔细探寻,终于在展厅中觅得它的身影,并纷纷合影。此次寻宝活动,同学们不仅在欢乐中完成了任务,更深入领略了南京博物院丰富的文物资源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活动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离开南京博物院,同学们来到第二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件展品,都在无声地控诉着那段惨痛的历史。同学们放慢脚步,静静聆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青山埋忠骨,英魂励后人。全体师生都不曾踏入纪念馆内的碎石路,以免打扰了那30万含冤逝去的亡魂。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同学们整齐列队,现场鸦雀无声,唯有微风轻拂,仿佛在诉说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通过实地感受历史,同学们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相信同学们会铭记历史教训,在未来用实际行动捍卫和平。

最后,大家来到雨花台。全体师生怀着无比崇敬与沉痛的心情,齐聚雨花台,为英勇牺牲的革命英烈举行哀悼仪式,学生代表缓缓走向纪念碑,献上寄托着无尽哀思的花篮。娇艳的鲜花在碑前绽放,象征着英烈们的精神如鲜花般永远盛开,永不凋零。随后,全体师生面向纪念碑,高举右拳,庄严宣誓:“我宣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誓言铿锵有力,响彻云霄,表达了师生们继承英烈遗志、为国家繁荣富强不懈努力的坚定决心。

第二天清晨,寻访中山陵。中山陵气势恢宏,392级台阶宛如历史的云梯,承载着厚重的记忆。同学们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每一步都充满敬畏。大家瞻仰着孙中山先生的陵寝,静静聆听先生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事迹,深刻感受其伟大的革命精神与崇高理想。千人齐诵《少年中国说》将缅怀仪式推向高潮,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激昂的语调诵读:“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响亮的声音在中山陵上空久久回荡。

3月29日下午,研学之旅的最后一站,同学们走进东南大学。一进校园,浓厚的学术氛围扑面而来。学校精心组织各班同学与东南大学的外教及与学霸们面对面交流。学霸们毫无保留地分享学习经验,从高效学习方法到学科竞赛技巧,从时间管理秘籍到应对压力的妙招,同学们听得全神贯注,不时提问互动,现场气氛热烈。活动最后,同学们来到喷泉景观处。大家身着学士服,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在相机快门声中留下一张张珍贵的合影。喷泉飞溅的水花,仿佛是梦想绽放的光芒,同学们在这一刻种下梦想的种子,期待未来在知识的浇灌下茁壮成长。

这次南京研学,是一次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是一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更是一段青春梦想的启航。虽然这趟研学之旅落下帷幕,但是爱国主义的旋律永不停歇。愿同学们不忘初心跟党走,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精神,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共同铸就祖国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