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第一初级中学承办“十一届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安徽赛区宿州市分赛区”比赛
为激发青少年科学创新热情,培育新时代科技后备人才,4月12日,由宿州市教体局、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宿城第一初级中学承办的“十一届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安徽赛区宿州市分赛区比赛”圆满落幕。本次赛事吸引了来自萧县、灵璧、砀山等县区,以及埇桥区九中教育集团、第三初级中学、十一中教育集团、大泽乡中学、宿州应用技术学校、宿城第一初级中学、宿州工业学校等20余所学校的近700支队伍参赛,参赛师生逾1500人。其中,宿城第一初级中学作为东道主,共派出140支队伍参与角逐,展现了强劲的科技创新实力。
以“太空车”为媒,点燃青少年科创热情
本届比赛以“创新·实践·成长”为主题,聚焦“能跨越障碍物的太空车”项目,要求参赛队伍自主设计并制作具备复杂地形适应能力的太空车模型。赛场上,学生们通过机械结构优化等综合技术手段,让太空车在模拟月球表面的障碍赛道中灵活行进,充分考验了团队的工程思维、动手能力与协作精神。这一项目不仅融合了物理、工程、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更引导学生关注国家航天事业,激发探索宇宙的梦想。
多方聚力,共筑科创实践平台
作为宿州市基础教育领域的科技教育标杆校,宿城第一初级中学为赛事提供了高标准场地与全方位保障。比赛期间,学校开放了科创实验室、多功能体育馆及数字化评审中心,并组织百余名师生志愿者参与赛事服务。此次赛事是全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深化校际合作、推动科普资源均衡发展的重要契机。
科技育人,赋能未来发展
宿城第一初级中学始终将科技创新教育纳入办学核心,承办国家级赛事是对我校科技教育成果的检验,更是激励。我们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推动跨学科融合,让更多孩子从“动手做”走向“创新造”。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宿州市青少年学生提供了展示创新能力的舞台,更通过校际交流、专家指导等形式,推动了区域科普资源的共享与升级。未来,宿城第一初级中学将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培养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贡献力量。(徐紫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