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寻迹铸魂 青春逐梦报国

——宿州市艺文中等专业学校南京研学实践活动纪实

发布日期:2025-04-18 16:18 编辑:审核发布 来源:宿州市艺文中等专业学校 字号: 阅读:

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宿州市艺文中等专业学校于4月15日至16日组织23级、24级500余名师生赴南京开展“金陵寻迹铸魂 青春逐梦报国”主题研学实践。活动以“科技铸魂、历史明志、文化寻根”为主线,将思政教育融入沉浸式行走课堂。为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和各项研学课程的实施,我校提前召开专项筹备会,制定详尽应急预案,并由执行校长朱华、副校长胡吉亮全程督导、各班班主任全程陪同,全面强化交通、饮食及应急管理保障。


以史为鉴 科技铸魂

15日清晨6时,师生们整装出发。研学导师在途中讲解课程安排,学生以才艺展现青春活力。师生首站走进南京理工大学,该校依托“哈军工”精神与兵器科技特色,通过沉浸式实践课程,让学生深刻感悟国防科技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午后,师生踏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断裂的军刀雕塑、万人坑遗址与遇难者名单墙,以无声的震撼诉说历史之痛。全体肃立默哀,学生代表敬献花圈,誓言“铭记历史,捍卫和平”。



随后,我校在雨花台烈士陵园举行庄严纪念仪式。学生代表李莹慧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激励同窗,号召“秉承先烈遗志,以智慧建设祖国”。胡吉亮副校长在纪念仪式上发表致辞时强调,雨花台作为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承载着1519名革命烈士的崇高信仰。他结合学校"三有"育人理念,向艺文学子提出殷切期望:一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传承红色基因,厚植赤诚报国之心;二要勇攀创新高峰,争做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三要践行"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有高尚道德的文明人、有自强不息精神的奋斗者"的育人目标。教师代表李琦琦、王雅倩现场敬献花圈后,全体人员肃立默哀。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青年学子面向十万英烈忠魂高举右拳,以"强国有我,青春有为"的铿锵誓言涤荡心灵,展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傍晚,夫子庙秦淮河畔灯火初上。师生漫步明城墙下,触摸乌衣巷、江南贡院的历史文脉。艺术专业学生感慨:“千年文化积淀,是创作灵感的活水之源。

文明寻根 壮志启航

16日上午,南京博物院以“一院六馆”的浩瀚馆藏,带领师生纵览中华文明史。从东汉金兽的璀璨到民国风情的变迁,文物与科技交融的展陈令学生赞叹:“守护文化根脉,是我们的责任!”


中山陵392级台阶上,师生拾级而上,感悟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赤子情怀。闭营仪式中,数百学子齐诵《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的箴言与学子“强国有我”的宣誓交织,声震紫金山麓。胡吉亮副校长总结道:“两天研学,我们以脚步丈量历史厚度,用心灵感悟责任担当。望诸君将‘团结合作、追求真理’的收获化为行动,以技能报国、文化铸魂,书写无悔青春!”

实践育人 赋能成长


此次研学通过“科技-历史-文化”三维实践,实现了思政教育与行走课堂的深度融合。学生们在国防科技中坚定报国志向,在历史回溯中锤炼担当精神,在文化浸润中厚植民族自信。艺文中专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路径,引导学子以技能报国、以文化铸魂,让青春在民族复兴征程中绽放绚丽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