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宿州市教体系统“八五”普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04-12 10:38 编辑:宿州市教体局 来源:宿州市教体局 字号: 阅读:

教体政法〔20222

 

各县区教体(育)局、市直学校、局各科室: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提升教体系统普法工作质量和水平,市教育体育局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了《宿州市教体系统“八五”普法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宿州市教育体育局

   20224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宿州市教体系统“八五”普法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和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精神,切实做好我市教体系统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普法工作质量和水平,结合我市教体系统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民法典、教育法教育为重点,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结合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入开展教体系统法治宣传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法治保障。

(二)工作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工作部署。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法理念和工作导向,根据普法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实际需求分类实施、统筹推进,努力提升全市教体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坚持服务导向,围绕中心工作主动作为,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更好地维护和保障全市教体系统干部师生的合法权益。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深度融入法治实践,引导广大干部师生员工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三)主要目标。2025年,教体系统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法治素养和依法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广大干部师生员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法治课教师教学能力明显提升,法治实践教育成效显著,“互联网+”法治教育深入推进,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法治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教体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普法内容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市教体系统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普法任务,深入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教体系统普法的全过程,引导广大干部师生员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大力宣传普及宪法法律。坚持把宪法教育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核心内容,重点宣传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以“加强宪法教育、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阐释好“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础。加强国旗法、国歌法、国徽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学习宣传,增强国家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三)广泛宣传普及民法典。坚持把学习民法典作为“八五”普法重点内容,重点宣传民法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质、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推动广大干部师生员工深刻理解民法典的本质,正确把握民法典的立法宗旨,全面了解具体的规范、规则和制度内容。将民法典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民法典课程教育能力,引导青少年有效掌握民法典知识。每年5月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

(四)持续学习宣传教体法律法规。坚持把学好教育法律法规作为做好教体工作的第一需要,大力学习宣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学习宣传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行政法规,学习宣传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惩戒实施、安全管理、依法治理“校闹”、推进依法治校等部门规章,学习宣传安徽省教育督导条例、安徽省职业教育条例、安徽省体育设施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熟练掌握教体工作的基本依据和具体规定。

(五)积极学习宣传其他法律法规。坚持紧跟国家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处罚法、监察法、行政许可法等国家基本法律,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法、反恐怖主义法、生物安全法、网络安全法、保密法等法律法规。每年组织开展4·15”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宣传公共卫生安全、科学技术普及、优化营商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税务、防治家庭暴力等方面法律法规和涉外法律法规。

(六)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坚持把学习宣传党内法规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工程,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共产党问责条例、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等中央党内法规;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机关工作部门制定的部委党内法规,学习贯彻省委制定的地方党内法律。将学习党内法规列入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开展党内法规集中学习、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党员严守党纪,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三、重点举措

(一)大力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全市教体系统工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领导班子集体学习,作为全市教体系统干部、教师等学习培训的重点课程。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做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充分利用网站、电视台、报刊、“两微一端”等多种渠道,加大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解读力度,做到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主渠道的育人效果。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充分发挥法治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尊法守法习惯。推广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加大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方法应用,加强教学行为指导和规范,开齐上足法治课程,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大学科融入法治教育力度,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法治教育资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日常实际,将规则、纪律、秩序、诚信、团结合作、冲突解决等法治内容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强化对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的培育,将法治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

(三)着力提升法治课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加强法治课师资培养培训,持续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推进教师网络法治教育培训,力争5年内对所有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进行一次轮训。以“国培计划”等项目为引领,推动市、县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教师全员法治培训,努力让每位中小学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5课时的法治教育培训。加强教师法治素养考察测评。推动学校配备与课程设置相当的法治课专业教师,将优秀法治课教师纳入国家、省、市各类重点人才项目,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建立法治课教学观摩、集体备课等教师研修机制,打造一批法治课精品在线课程。

(四)深入开展全市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组织设计分学段的宪法教育内容,选取适当的教育方式提升学习效果。持续开展全市“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健全活动机制,加强指导督促,推动全市学生通过“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参与宪法学习,通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宪法小卫士”行动计划等实践活动形式,将“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作为法治教育“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使之成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和特色品牌。持续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活动和“宪法宣传周”特色活动。鼓励学校利用晨读、班会队会、课外活动等开展宪法教育,在青少年学生成人仪式、毕业仪式等活动中设置礼敬宪法环节,引导学生利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契机学习宪法、参与法治实践活动,推动宪法学习制度化、常态化。

(五)大力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对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标准,通过政策支持、政府投入、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努力推动建立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作规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至2025年,力争每个县区至少建成1所符合标准的实践基地,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建设青少年法治资源教室。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法治实践教育作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纳入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场所范围,确保学生每年接受法治实践教育不少于2课时。将普法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重要内容,推进教育公益普法。

(六)深入推进教体系统日常学法用法。落实教育工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每年中心组成员集中学法不少于2次,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清单制度,分级分类明确干部履职应当学习掌握的法治内容。加大教体系统干部尤其是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培训力度,推动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法治专题培训。推进现场或通过网络旁听法庭庭审。

(七)持续提升学校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研究制订各级各类学校主要负责同志应知应会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知识要点,探索建立学校主要负责同志法治能力评测制度。健全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依法治校能力培训机制,推动各县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将法治素养和依法治校能力作为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任职和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将普法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与日常管理,体现在学生守则、教学规则、行为规范和其他管理制度中,提高依法治校和依法执教能力。

(八)推动健全教育普法服务保障体系。推动构建立体化法治宣传教育体系,充分利用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平台、国家法治教育教学资源支持系统提供相关视听资料和参考案例,以及教体系统其他在线资源平台网络课程,加强干部师生员工法治知识学习。充分利用加强法治传播、法治文化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推动建设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决策咨询、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专业支撑。健全教体系统法律顾问制度。

(九)不断完善法治教育协同工作机制。健全协同工作机制,为干部师生提供更多优质法治教育资源和法治实践机会。落实“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制度,加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派设工作,明确法治副校长选聘程序、工作职责以及履职要求,推动法治副校长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法治教育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防范学生欺凌等相关方面法治教育。加强与人大、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单位交流沟通,共同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配合推进社区和家庭青少年法治教育,加强对社会力量参与教体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的指导和管理,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投入、公益赞助等相结合的普法机制。

(十)努力营造教育系统良好法治氛围。开展“法治教育示范校”创建活动。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通过歌曲、舞蹈、模拟法庭、知识竞赛、情景剧展演、志愿活动、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普及法治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加强网络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学生理性上网、安全上网。推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结合安全、禁毒、国防、防灾减灾救灾以及防止学生欺凌、网络诈骗、人身侵害和人口拐卖等内容开展日常宣传教育,持续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依法治理活动。强化家校共育,鼓励学生与家庭成员交流分享法治学习成果。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21年)。谋划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的工作方案,明确普法内容和重大举措,梳理年度普法责任清单。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2年至2025年)。各县区、各校落实年度重点普法任务,组织阶段性检查和专项督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及工作方案落地见效。2023年开展中期检查评估。

(三)总结验收阶段(2025年下半年)。组织全市教体系统“八五”普法规划及工作方案实施情况的自查自评和抽检验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各学校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将普法工作摆到重要位置,调整和充实法治工作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督促普法工作,科学研究制订本地、本校普法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认真组织实施。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要负责同志要按照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求,认真履行普法领导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日常指导和督促,保证普法内容、时间、人员和效果落实,推动普法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健全保障机制。各县区、各学校要建立健全普法工作机制,确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普法工作,不断提升普法能力和水平。要积极支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单位年度工作计划,所需普法工作经费纳入单位年度预算,统筹安排经费。推动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青少年法治教育。

(三)优化考评机制。建立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教育督导评估和综合绩效考核等重要范围,把依法履职能力作为干部考核考评的重要内容。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法治教育的第三方评价,为改进教育普法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健全激励机制,及时宣传推广教体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