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基因在童声中焕发时代光芒
——灵璧县第十小学开展“小记者”博物馆红色宣讲活动
安徽青年报社灵璧县第十小学记者站的30余名小记者,利用国庆假期,在灵璧县博物馆开展了为期多日的“追寻红色记忆,传承家国情怀”暨文博社团校外主题实践活动。
精心筹备:让厚重历史“活”起来
“同学们,这段历史我们不能忘,更要把它讲给更多人听。”小记者们认真查阅《灵璧革命史》等地方党史文献,从泛黄的纸页和复杂的脉络中梳理关键事件;走访博物馆工作人员,请教专业的历史细节,确保每一个时间、每一个人物、每一段评述都经得起推敲。
模拟演练阶段,教室里、走廊上,随处可见他们三五成群练习的身影。他们互相充当听众和评委,一字一句地打磨讲解词,一遍又一遍地调整语速、表情和手势,力求在准确传达史实的基础上,将那段峥嵘岁月“讲准、讲透、讲活”。
深情讲述:让红色记忆“燃”起来
国庆假期的灵璧县博物馆“灵璧红色记忆”展区,因这群身着校服、佩戴红领巾的小讲解员们而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以展陈为依托,围绕“日伪血腥统治”、“灵璧抗日根据地建立”、“张大路会议”、“革命先烈事迹”等核心内容,展开了富有感染力的宣讲。
英雄们视死如归的气节与担当,透过孩子纯净而充满敬意的声音传递出来,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许多游客眼泛泪光,一些家长俯下身,轻声为孩子补充讲解,将爱国主义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心田。
深远回响:让爱国情怀“植”入心
假期的6场讲解,30人次的小记者轮番上阵,累计吸引了近千名游客驻足聆听。这道独特的“红色风景线”不仅赢得了游客的广泛赞誉,更获得了专业机构的高度认可。
对于小记者们自身而言,这次经历则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和深刻的自我教育。他们真正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句话有多么沉重。
未来展望:让育人之路“拓”新篇
此次成功的实践,为灵璧县第十小学探索“双减”背景下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新模式打开了崭新的大门。
未来,学校计划与灵璧县博物馆、文化馆、虞姬文化园等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开发系列化的校本课程,让更多的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课堂,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红色基因与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学生的血脉,代代相传。(供稿:灵璧县第十小学德育处)
首页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部门工作
专题专栏
办事服务
政策解读
互动交流
